Skip to Content

肺癌及支氣管癌

作者: 
邱文彥 醫師
定義

        肺癌是肺部的組織細胞生長失去控制的疾病,即肺部的惡性腫瘤,是世界各國包括台灣在內的男女主要癌症死亡原因,而發生率依民國95年的癌症登記資料顯示(民國98年公布),在國人男性發生率排行第三,女性排第四。而肺癌診斷時須先區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因為這兩種肺癌的疾病進展方式與治療方式差異相當大。



 

症狀

        肺癌的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咳血(腫瘤出血)、喘鳴、胸口痛、體重減輕、無力、發熱、胃口不好、嗓音沙啞、吞咽困難、肺炎(因呼吸道阻塞或吞嚥困難導致),此外小細胞肺癌也容易有所謂的副癌綜合症,包括肌肉無力、高血鈣等等。而如果是生長在肺尖處的腫瘤(也稱作Pancoast癌),可能因浸潤交感神經系統,而造成Horner症候群(瞳孔缩小、眼球内陷、上眼瞼下垂及患側無汗),或是因為腫瘤侵犯臂神經叢而造成手臂無力、酸痛等等相當多種的症狀,但是一般還是前幾種症狀較常見,除此以外,如果發現時已經轉移了,還可能出現一些遠端轉移的症狀,如骨頭痛、頭痛、頭暈、走路不穩等等。



 

病因

           肺癌的產生原因是因致癌物質(如抽煙,包括二手煙) 、放射線、基因突變(癌基因的活化,或抑癌基因的喪失活性)、病毒感染、氡氣、石棉、空氣污染等等造成支氣管上表皮細胞的遺傳物質改變,其中最常見的原因是長期吸煙,但仍有不吸煙者得到肺癌的情形,約占肺癌患者的15%左右。

檢查與診斷

        肺癌最簡單的發現與篩檢方法是胸部X光攝影,如果看到腫塊、縱隔增厚、肺部塌陷、肺炎、肋膜積水等異常,接下來進一步診斷措施則是支氣管鏡和電腦斷層,這些檢查同時也可做組織切片來證實癌症與區分癌症類型,此外收集痰液或引流肋膜積水都可從中檢查是否有異常細胞。

治療

        治療的方式主要基於癌症的組織類型、癌症期別、病人的肺功能與身體狀況,可能的治療方案包括有手術、全身性化學治療、局部放射線治療;但是肺癌須先區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主要有三類:鱗狀細胞癌、肺腺癌和大細胞肺癌,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方式是通過手術,術後再視病理期別與病人身體狀況而接受術後輔助性的化療和放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治療的方式則是化療加上放療或是單獨化療或是標靶藥物;而小細胞肺癌常常對化療和放療的反應比較好,因此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方式是化療加上放療。

衛教資訊

        不抽菸與戒菸是預防肺癌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香煙中有非常多種的的致癌物質,而且已證實抽菸將提高罹患癌症的機會,且戒菸後能逐漸降低患癌機率,另外不吸菸者亦要避免吸入二手煙。另外,在有致癌物環境(如空氣污染、放射性鈾、氡、石綿、焦油、鎳、砷等)工作的人應採取防護措施,盡量減少暴露。

    大林慈院之肺癌團隊包含胸腔內科、胸腔外科、放射腫瘤科、血液腫瘤科、影像診斷科、病理科及相關之治療團隊。定期舉行多科團隊會議,討論病患病情及制定治療計畫,分析特殊案例或復發個案,並持續追蹤治療之病患,以期提升治療品質,改善病患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