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淺談高血脂

作者: 
江瑞坤 醫師
        您是不是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明明身體沒有不舒服,但健康檢查報告卻發現膽固醇或血脂過高,雖然醫師提醒您要定期追蹤檢查,但忙碌的工作加上感受不到任何不舒服,醫師的叮嚀也就淹沒在日復一日的生活瑣事中。
 
        根據國民健康局九十一年台灣地區高血脂調查顯示,年滿十五歲國人,每百人約有11人有高膽固醇、約16人有高三酸甘油脂;比例隨著年齡增加而上升,40歲之後更是顯著大幅提升,通常膽固醇過高者,三酸甘油脂也高。目前許多醫學研究報告已明確指出高血脂除會導致心臟疾病外,也與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亦有相關。
 
        通常血脂過高的人,並不會出現特別的症狀,若沒做抽血檢查,很容易被忽視,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45歲以上男性、停經後女性人口及抽煙患者是罹患高血脂的危險族群,這些人通常比一般人容易出現血脂過高情形,若您長期血壓、血糖過高或伴隨腹部肥棒,建議您定期抽血檢查,以維護健康。
 
 什麼是血脂?
 
        血脂主要是指膽固醇、三酸甘油脂(又稱中性脂肪)、磷脂質以及游離脂肪酸,目前健保提供四十歲以上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有包括膽固醇、三酸甘油脂檢查項目。
 
        正常而言,人體內的總膽固醇應小於 200 mg/dl,高密度膽固醇應大於 40mg/dl,三酸甘油脂(中性脂肪)應小於 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應小於 130mg/dl。而所謂的高血脂症,是指總膽固醇大於240mg/dl,高密度膽固醇小於35mg/dl,三酸甘油脂大於200mg/dl,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60mg/dl。
 
        膽固醇為形成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份,也是多種荷爾蒙、維生素D、以及膽汁合成過程中主要的原料,人體內各種組織都要含有豐富的膽固醇,才能夠維持細胞正常的功能。三酸甘油脂主要的功用是能量貯存,並且在人體活動時,提供補給熱量,維持生命所需,所以,膽固醇和三酸甘油脂都是維持生命活動力所不能缺少的,但太多則對人體建康造成影響。
 
        並不是所有的膽固醇都對人體不好,總膽固醇中包含低密度與高密度兩種膽固醇,前者就是一般俗稱的壞膽固醇,後者則是好的膽固醇。醫學上來說,低密度脂蛋白含有多量的膽固醇,其功用在將膽固醇帶到週邊血管,若血漿中濃度過高,則容易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故血漿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叫低密度膽固醇,LDL-C)濃度越高,罹患動脈粥狀硬化疾病的危險性就越高,因此它又被稱為「壞的膽固醇」。
    
        另外高密度脂蛋白含較少量的膽固醇,其主要功能為自周邊組織輸送膽固醇回肝臟代謝,因而罹患動脈粥樣硬化疾病的機率就愈低,有人說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也叫高密度膽固醇,HDL-C)是「好的膽固醇」。
 
 如果有高血脂的話怎麼辦?
 
        對於有心血管疾病者如心肌梗塞、中風、或者糖尿病患者,若膽固醇大於200mg/dl、或者低密度膽固醇大於130mg/dl、或者三酸甘油脂大於200mg/dl並且膽固醇比高密度膽固醇大於5或者高密度膽固醇小於40mg/dl,這樣的患者皆應使用降血脂的藥物。對於無心血管疾病者應於發現高血脂之後進行三至六個月非藥物治療,主要是節制飲食,並且注意運動。若追蹤仍高於標準,建議服用藥物以促進健康。
 
        高血脂患者應節制飲食,減少應酬喝酒、增加運動,最好固定看同一位家庭醫師,以便追蹤健康狀況,以下幾點對於改善生活型態、降低血脂、及促進健康有很大的幫助:
 
 均衡的營養,加強蔬菜水果類的攝取,五穀類不可偏廢,並且減少甜食。
 少吃動物性脂肪,烹飪用油宜採植物油,如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苦茶油、橄欖油。
 少吃膽固醇含量高的動物內臟,如如腦、內臟、肝、腰子、蛋黃、蝦卵。
 高飽和脂肪如奶油、冰淇淋、豬油、牛油、椰油、炸薯條應少吃。油炸品所使用的植物 
      油,易產生反式脂肪酸,吃多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肉類的攝取宜適量,減少紅肉類攝取。深海魚如鮭魚、白鯧等可以降低三酸甘油脂。
 調味及烹調宜清淡,多採用清蒸、水煮、涼拌。
 適當運動,能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減少應酬、避免抽菸、喝酒。
 控制體重,超過理想體重,肥胖或過重者,常會有膽固醇過高現象,維持理想體重可以使
      身體健康。
 多補充水分、電解質,每天最好喝八大杯的水。
 多攝食維他命A、E,及礦物質鋅、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