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大腸息肉與大腸癌

作者: 
大林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

定義

定義: 

 所謂大腸息肉』,就是一種由大腸黏膜表面不正常增生至大腸內腔的膨大腫起組織, 大腸息肉是大腸癌的前驅病灶, 70%以上的大腸直腸癌是由息肉產生. 大腸息肉分類如下:  1. 增生性息肉:這是大腸中常見的息肉,同時也是一種非瘤性息肉,不會變成惡性腫瘤,最常發現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常小於0.5公分,外形上呈現無莖、外表平滑、色澤可能略白的息肉樣病灶, 2. 腺瘤:又分管狀腺瘤、絨毛狀腺瘤、及二者混合存在的混合型;絨毛型所佔的比例愈大,則惡性變化之機率較大. 80%的腺瘤是管狀腺瘤,這是腺瘤中比較不會 有惡性變化的腺瘤,但如果夠大,它還是會有惡性的可能;絨毛狀腺瘤約佔腺瘤的5%,是最有惡性變化的腺瘤. 3. 發炎性息肉:又稱為偽息肉,乃是因為之前的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新的 黏膜上皮長出來或是過度生長所致. 發炎性息肉本身並不會變成癌細胞,但由於形態上與腺瘤有時不易區分,所以仍須切片以進一步確定.  

症狀

症狀: 

 大部份的腺瘤性息肉並不會產生症狀,但出血是最常見的一項症狀。 由於大腸是消化道的最後一站,大腸腺瘤的出血,往往與大便混合在一起,而成為帶血糞便。 一般來說,愈大的腫瘤,出血的機會愈大。 此外,若是大的腺瘤位於直腸或乙狀結腸(即靠近肛門出口)時,有可能產生便秘、拉肚子或腹痛的症狀。 有的息肉會造成腸套疊,形成腸阻塞,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現象。 少數的絨毛狀腺瘤則可能因漏失水份及電解質而造成腹瀉、脫水、低血鉀,甚至血壓下降的症狀,但這種情形相當少見

病因

病因: 

1.年齡大於50

2.有大腸息肉之病史

3.大腸息肉家族史

4. 大腸癌家族史

5.高脂肪飲食

6.抽菸

7.飲酒

8.缺乏運動

9.體重過重 

檢查與診斷

檢查與診斷: 

診斷大腸息肉的工具有:

1. 糞便潛血反應檢查簡單、便宜、方便、無侵入性、無疼痛, 有偽陽性的可能,約能診斷約30-40% 的 大腸腫瘤 和10% 的 腺瘤瘜肉。 如果有問題,仍是需要做大腸鏡才能確定及處理.

 2. 大腸鋇劑攝影和電腦斷層: 大腸鋇劑灌腸攝影及大腸虛擬內視鏡立體電腦斷層掃瞄檢查可以診斷較大的息肉,但太小的息肉常會看不出來,且會受沒清理乾淨的糞便影響判讀.

 3. 乙狀結腸鏡: 由肛門口放入內視鏡檢查,但檢查範圍只到乙狀結腸與降結腸交界處,有約 30% 近端大腸腫瘤無法被診斷.

 4. 全大腸鏡: 最直接可靠的檢查方式,醫師將內視鏡從肛門進入直腸,經由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及小腸開口處,將整個大腸仔細的檢視一遍,將懷疑的病變找出來,必要時可直接做切片送檢。準確度約95%以上

治療

治療: 

腺瘤性息肉是癌症的前身,如果能在息肉尚未變成癌症或很早期癌病變時予以切除,則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可能會減少。當息肉較小時,可用切片夾除去。但當息肉較大時,則需使用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予以切除。大腸內視鏡息肉切除術之先決條件是大腸必需準備得很乾淨,以便能很清楚地發現、觀察息肉以及周圍的變化。在做息肉切除術時,必需完整的觀察整個息肉,以及息肉之基底部。判斷是為廣基性或有莖性。切除的息肉一定要送病理檢查,若是為良性息肉,則不必進一步的治療。若確定為惡性,則需判斷癌細胞侵犯的深度。假使癌細胞只局限於黏膜層,則是為原位癌,不會轉移,也不需再治療。如果癌症已侵犯至黏膜下層,則約有百分之五至十的患者,會併有淋巴結轉移,除非患者健康情況不佳,多建議患者切除部分大腸及淋巴結。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