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賴育民 醫師
台灣以農立國,尤其中南部經濟型態仍以農業為主,隨著潮流轉變,農業經營方式也在改變,但傳統的務農工具仍留存在絕大多數的農家,農藥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環,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農藥使用得當,可以為農業帶來豐厚收入,讓田地適當保存地力,反之,不僅傷害田地,造成農作物農藥殘留問題,更會對危害農人健康,不可不慎。
廣義的農藥是指,農業活動過程會使用到的藥物,包括肥料及各種保存劑生長調節劑等。一般所熟知的農藥,是指保護農林作物免受病蟲草鼠等生物危害的化學藥物,此類藥物通常毒性比較大,也是我們所要關注的。常見的農藥依其防治對象可概分為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殺蟎劑、殺鼠劑、殺線蟲劑與殺螺劑等,其用途與毒性各有不同。
對農業不熟悉的人,常對農藥有負面的看法,其實只要使用得當,農藥對農業有很大貢獻,它可以保護農人辛勤耕耘成果不被病蟲害啃蝕,適量而在法規容許限度內的農藥殘留,可以讓農產品最新鮮美觀地送達消費者手中,提高其經濟價值。由於台灣地狹人稠,耕地不足,精緻化農業必須依賴農藥來維持產量及品質。
根據世界糧農組織估計,如果不使用化學藥劑,全球糧食將會減產35%。然而就如一把刀兩面刄,不適當(過量或使用方式不對)的農藥使用,往往導致金錢浪費、環境污染及生態破壞、農民或是消費者的健康受到損害,有時甚至嚴重中毒而危及生命,目前農藥的發展朝向更專一性(減少非標的生物的毒性)、更快分解而不會殘留於環境等方向發展。但重要的是,使用者一定要依標準使用方式來用它。
使用農藥的注意事項
即使是最老練的農民,都有可能因為疏忽,而遭受農藥使用不當的傷害,以下幾項是在農場或田地裏安全地使用農藥注意事項:
不同種類的農業,施用方式及劑量也不同,必須依照各自的標準流程操作,切莫認為差不多就可以,以免因為一時大意而釀成悲劇(各鄉鎮農會都有專業人員提供諮詢,農民可多加利用)。
噴灑農藥必須依標準穿著護具,站在上風處,不可邊噴農藥邊吃東西,噴灑完畢應即脫掉護具,並沐浴沖洗,如在夏日施藥應避開正午炎熱時間,以免太熱而中暑或脫水。
如農藥觸及皮膚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如覺得身體不適應到醫院求診。
應記錄使用藥物種類、用量及施藥時間,噴灑過農藥的作物必須等待一定時間過後,殘留農藥降到法規容許安全範圍之內方可採收。未達採收期前應於農園或植株旁以醒目方式警示他人,以免勿食。
至於非農業作業的農藥中毒及健康危害,主要發生於自殺、誤食(常見於失智老人、兒童、酒醉的人)以及環境中的意外暴露等。以下是避免此類中毒應該要注意的:
販賣農藥的商店,應詢問購買農藥者的用途並善盡教導責任,使消費者正確認知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需要農藥時再購買,購入後儘速使用,剩餘的農藥應妥善保存,尤其應避免放在小孩可取得之處。
農藥空瓶應按規定繳回農會或其他購買場所,不可任意棄置於田野或溝渠旁,以免造成路過人畜中毒,以及環境污染。
農藥急性中毒的症狀及處置方式
農藥可經由食入、吸入或皮膚接觸吸收進入人體,中毒症狀因農藥種類及劑量而有所不同,以下介紹兩種常見農藥的中毒症狀:
有機磷劑(Organophosphate):這是常見的殺蟲劑,常見的名字大多叫作XX松。它會抑制人體的乙醯膽鹼酯酵素,產生全身性的中毒症狀:包括腹絞痛、嘔吐、腹瀉、支氣管痙攣、瞳孔縮小、流口水、盜汗、肌震顫及無力等,以及意識改變、抽筋及至於昏迷等神經學症狀,主要的致死原因是呼吸肌衰竭。中毒的症狀通常於暴露一到兩小時內發生,但是如由皮膚吸收則會延後毒發的時間。有機磷劑有包括巴姆針、阿脫平(atropine)等解毒劑,如果及時送到醫院有可能將中毒者救活,但前提是必須及時送醫。
巴拉刈(Paraquet):巴拉刈是一種除草劑,強烈的臭味,在一般的情況下並不容易誤食。巴拉刈有強烈的腐蝕性,食入的瞬間會造成口腔、咽喉以食道的侵蝕壞死並造成劇烈疼痛。繼之以噁心、嘔吐及腹痛。如果食入超過60毫升溶液,在24小時內會死於消化道壞死、肺水腫以及休克。即使熬過急性期的傷者,大約3到5天會發生急性腎衰竭,而在第10~15天會發生進行性的肺纖維化而導致死亡。巴拉刈中毒並沒有很好的解藥,只能使用支持性療法,因此我們在使用除草劑時要特別注意。
如有疑似農藥中毒症狀發生,最重要的處置方式就是要儘速就醫診治,在醫療人員抵達前,應協助減少傷者繼續暴露在農藥環境中,例如將傷者移到通風處、脫掉沾有藥物的衣物,或是以清水沖洗沾藥物的皮膚,但切勿嘗試自行解毒或催吐,因為不同藥物有不同的的機轉及處置方式,貿然解毒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或是延誤救治的黃金時間。
就醫時,記得將藥物容器、傷者的嘔吐物等裝在塑膠袋中一起帶到醫院,供醫師診斷及決定急救方式參考M,提醒您,多一份用心,就能安全使用農藥,讓您及消費者品嚐更甜美的農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