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紹安好客,慈濟關懷客家成立長照站

發佈時間: 
Tue, 08/14/2018

雲林崙背鄉羅厝村C級巷弄長照站揭牌儀式 


(攝影者:張國徽)
             
您知道嗎?雲林縣也有客家人喔!

 
雲林縣崙背、二崙、西螺地區為紹安客家族群,長輩們刻苦耐勞的性格,常常不在意身體病痛,長久下來令人擔心機能下降,現在,有了長照2.0的服務,長者們的健康多了看顧。

 
雲林縣李進勇縣長指出,雲林縣高齡化位居全國第二,是第一批受中央指定辦理長照2.0,從2016年截至今年7月底,總共佈建25個A級站(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110個B級單位(社區複合型服務中心)、63個C級點(巷弄長照站)。從個案管理、提供長照服務並以社區為出發點,結合各鄉鎮市公所廣設長照巷弄服務站,讓有需求的長輩得到完善的服務,實現「找得到、看得到、用得到」的目標。

 
「當然,只靠縣政府的力量是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各界包括醫療院所,大家共同來努力。」李進勇縣長特別感謝嘉義大林慈濟醫院,積極投入社區的醫療照顧,「羅厝C級長照巷弄也是在大林慈院大力支持之下,那麼快成立……今日揭牌之後,希望能真正發揮功能,服務在地的鄉親。」

 
(攝影者:張國徽)

 
8月14日上午,眾多貴賓蒞臨崙背羅厝社區活動中心,舉行「羅厝村C級巷弄長照站」揭牌儀式,指導單位包含衛生福利部、客家委員會、雲林縣政府,協辦單位為崙背鄉公所,承辦單位則為慈濟基金會、大林慈濟醫院與羅厝社區發展協會。現場熱鬧歡騰,其中,由阿公阿嬤組成的〝羅厝社區三千歲樂團〞,與小學孩童一同演奏樂器及客語唸謠,「祖孫同堂」場面溫馨。

 
主要負責雲林縣地區長照業務的服務發展組楊緒穆代理組長說明,目前大林慈院長期照顧服務中心在雲林成立了兩個A級單位,提供長照個案管理服務,幫助長者運用長照資源,讓醫療到家、照顧到家。
另外,有五個C級巷弄長照站,分別在西螺慈濟聯絡處、斗南慈濟聯絡處、北港慈濟聯絡處,以及崙背羅厝社區活動中心,而斗六則是在斗六慈濟醫院,待近期整修完工,五樓佛堂將會是C級長照站。

 
「羅厝村C級巷弄長照站」的課程安排,主要由慈濟志工規劃,除了融合客家文化,也融入慈濟的環保理念;此外,伯公是客家人的守護神,慈濟配合社區設立的第一處「伯公照護站」,共同照顧客庄長輩,讓老人家平安、快樂、健康生活。

 
(攝影者:張國徽)
 
(攝影者:張國徽)

 
林名男副院長也來探望這群老人家,「身體若要好,就要常常出來活動,『活動』就是要活就要動。希望這裡人愈來愈多,三千歲變五千歲,大家都能健康,活百二。」

 
「我們常常說臺灣最美的風景是愛心,我相信這份愛心能從中心區域醫院貫穿到社區的醫療。大林慈院對於A據點、C據點,會全力以赴投入社區的照顧。」賴寧生院長說大家有一個夢想,希望社區的醫療能與醫院的發展結合,達到無縫接軌,照顧長者們的生理、心理問題。

 
當今,不只對失能或失智的長者發展完善的照顧體系,前端有效預防才能減緩後續的照顧壓力,讓長者在社區以健康、活躍的型態逐漸老化,降低長期照顧服務負擔,共同營造高齡友善環境。

 
(攝影者:張國徽)
 
(攝影者:謝明芳)


(文:謝明芳  大林慈院報導 2018/8/14)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