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淺談糖尿病

作者: 
江瑞坤 醫師
         最近春嬌發現父親吃多、喝多、多尿但體重卻減輕,人也消瘦許多,最明顯的是腳的傷口拖了四個月還沒好,於是春嬌帶父親去醫院做免費成人健康檢查,檢查後發現有糖尿病,春嬌的父親勉強吃了兩個月藥後,就自作主張減少藥量,還花錢買「秘方」服用想「治好」糖尿病,春嬌看在眼裡又急又氣。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至少有一億七千一百萬人患有糖尿病,再過25年,這項數字可能增加一倍,而在台灣,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在5年前完成台灣地區調查,15歲以上之高血糖盛行率7.5%;45歲以上男性高血糖盛行率為15.5%,女性為14.0%,65歲以上男性為18.8%,女性22.8%,高血糖患者,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其原因可能與年紀老化、或者胰臟發炎、喝酒、肥胖等有關。
 
        且自民國76年起,糖尿病始終高居十大死亡原因的第五名,民國95年糖尿病死亡的人數超過上萬人,也就是說平均每小時有1.2人因糖尿病死亡,如果加上其他因糖尿病併發症而死亡的病患,人數可能更多,但全台人口中仍有約三成至四成,不知道自己有高血糖的問題,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威脅你我的健康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糖尿病?
 
        如果出現吃多、喝多、多尿但體重不增反減,民眾就應有警覺,如果經過血糖檢測,空腹血糖超過126mg/dl或者飯後血糖超過200 mg/dl,便合乎糖尿病的診斷。
 
        目前健保為提升全民健康,規定40歲以上,每3年可免費健康檢查1次,年滿65歲以上,每年可免費健康檢查1次,內容包括身體評估、血糖、血脂肪、尿酸、肝、腎功能及尿液等檢查,民眾不妨把握機會,定期健康檢查。
 
        在鄉間有些錯誤的觀念,以為不吃糖就不會得糖尿病,其實糖尿病形成的原因是因為,人體內的胰臟(俗稱腰尺)分泌的胰島素,無法好好利用從食物轉變而成的葡萄糖,造成血液中葡萄糖濃度太高,由小便排出,如此便是糖尿病。
 
        糖尿病分成四類:
 第一型糖尿病:源自胰臟的β細胞破壞而缺乏胰島素,只能靠每天打胰島素控制,很多小時候得到糖尿病的人多屬此類。
 第二型糖尿病:源自胰島素阻抗而漸進式的胰島素缺乏,大部分成人後才得到的糖尿病多屬此類,需口服或者打針才可控制,本文內容例子便是此類,此類人口佔糖尿病友中大多數
 其他原因的其他型式:如基因缺失引起β細胞功能異常,基因異常引起胰島素功能異常。
 妊娠糖尿病:懷孕時診斷有糖尿病,需打胰島素控制。
 
 
 糖尿病會有哪些慢性併發症?
 
        現代人平均壽命延長,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理想,會造成腎臟、血管、腦神經、心臟損壞,以洗腎的病患來說,目前全台約有4萬名病患正在接受洗腎,其中三分之ㄧ到一半的病人有糖尿病,另外糖尿病患也常出現神經痛,雙手及雙腳麻木刺痛感,導致夜晚睡不好,傷口不易癒合,嚴重時甚至要截肢,截肢病患中,因糖尿病控制不好而引起的比例很高。為了避免不幸的併發症,造成家庭照顧負擔及影響個人生活品質,控制血糖實在很重要。
 
 
 糖尿病治療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鄉下,不少糖尿病患聽別人說藥越吃越重,最後吃太多會洗腎,這些都是以訛傳訛,其實真正原因是一般人因為怕吃太多藥而自行減少藥物,導致血糖不穩定,血糖控制不好才是損壞到自己腎臟的真正原因,另ㄧ個常見的行為是尋求秘方以「治好」糖尿病,治好是每個人希望的希望,但糖尿病是慢性病,以目前的醫療程度,每天打針或吃藥,控制好血糖,才是正確的方法。
 
        在門診中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不少糖尿病患在血糖檢查前夕,會出現「考試症候群」,就是說在看診前會刻意控制不良的飲食習慣,以便於檢查獲得良好結果,這雖是人之常情,但要提醒民眾,血糖值是一時的,健康才是永久,而醫師為了求得更正確的平均血糖值,通常會加測糖化血色素,因此看診前「臨時抱佛腳」是。 
 
        另外,很多糖尿病患都是到醫院看門診時才驗血糖,這樣驗血糖次數太少,雖然沒有硬性規定一天要幾次血糖,但下面一些原則可以參考,由於血糖在一天中是波動的,飯前較低,飯後約兩小時達最高,生病時身體不舒服血糖會更不穩,此時就有多測幾次,平日在家則自行做紀錄表,但須分類飯前或飯後幾小時量的,以幫助醫師調節藥物或飲食建議。
 
        當開始注意血糖控制時,首要注意的負作用是低血糖症狀,低血糖症狀最常發生於下一餐前、突然勞動量加大後、延遲吃飯時、生病時等。其症狀為冒冷汗、手腳無力、視力模糊、嚴重者會昏迷,據統計,糖尿病友一生中至少會遇到二至三次,其處理方法為隨身攜帶糖果,有類似症狀時趕快吃下一顆糖果,以緩解症狀。
 
        控制糖尿病有三大方法,飲食、運動、藥物,飲食部分,對於醣類如米飯、麵線、及甜的東西等要適量並且少喝酒,並可安排營養衛教師飲食建議。其次是運動,運動會讓藥物更有效,每週要安排三至四次的時間適度運動,每次約30分鐘,運動時應攜帶糖果注意低血糖症狀。第三是按時服藥,盡量按照醫師的處方服用藥物,藥物吃完後要記得複診,不要任意減藥或停藥,與醫師好好合作,就能做好血糖控制。
 
        目前在糖尿病患照護上,大醫院及部分診所、衛生所已有糖尿病共同照護網,統一照護品質,醫院與衛生所也有糖尿病俱樂部,讓病友及家屬分享心,並且有營養師、衛教師定期教導飲食、藥物使用、生活作息改進、檢查足部護理、視力檢查,以協助病友全面的照護,糖尿病友應把握機會,就近加入共同照護網,接受服務與學習一些照顧自己的技巧,以提升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