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賴育民 醫師
久住台北的陳先生,今年清明節回花蓮老家掃墓,山坡上的祖墳雜草叢生,陳先生和家人費了一番功夫才把雜草清除,回到台北約一星期後,陳先生莫名其妙地發燒,還伴隨全身倦怠,家人以為是感冒,去附近診所就醫幾次卻不見起色,陳媽媽懷疑兒子掃墓中了邪祟,積極幫兒子求神拜佛、收驚,但依舊徒勞無功。持續發燒一星期後,陳先生開始出現紅色皮疹,診所醫師將陳先生轉診到某大醫院感染科,醫師詢問過去幾周的活動史,並抽血送疾管局檢驗,幾經波折才確定陳先生得了「恙蟲病」,確認病因後,在適當治療下,陳先生終於找回健康。
蠱毒瘴癘
古人視山林沼澤為畏途,因為常在旅行中受到不明病原侵犯而罹病,甚至客死異鄉。早期不知道疾病的原因,認為是山林間毒氣引起,故稱其為「瘴癘」,平安歸來的旅人們與親友重逢時互祝「別來無恙」,則有逃過疫病互相道賀之意。
以現代科學眼光檢視,究竟在山野行旅中所染患的疾病是什麼?它們是否還存在於醫療發達的現代世界?還是純屬原始文化的迷思與巫術?有些從來不曾被現代科學確認的疫病可能真的消失了,有些在台灣還可以找到,威脅在林野間活動、工作的人們健康,有些則分布在世界上其他角落。
本文將介紹近年有擴大跡象的本土疫疾-恙蟲病,而往後的文章將陸續介紹鉤端螺旋體、類鼻疽兩個在容易洪災後流行並注意的傳染病。
恙蟲病是什麼?
早期,恙蟲病曾是廣泛流傳,亞洲山林間常見的傳染病,聰明的您或許已從前面提及的『別來無恙』發現端倪。
恙蟲病的正式名稱是「叢林斑疹傷寒」(scrub typhus),它是一種由立克次體病原引起的疾病。立克次體病原寄生在恙蟲體內,經由叮咬傳染給人類,恙蟲是一種蟎(mite, 一種小蜘蛛),所以又稱為恙蟎,恙蟎在若蟲(蟲體幼小時)時期必須寄生在山野小型哺乳類(如野鼠)體表吸血維生,從事山野活動的人容易遭到叮咬而傳染致病。
恙蟲病的流行範圍主要在亞澳地區,日本、台灣、東南亞到澳洲北部都是流行區,台灣過去病例主要分布在台東、花蓮、南投山區和蘭嶼等離島,可能自然環境變遷影響,近幾年在東北部宜蘭山區及西半部山區陸續傳出感染個案,恙蟲病在台灣的流行區塊有擴大到全島的跡象,每年經衛生署疾病管制區確診的個案約三、四百人,雖然致死個案不多,僅偶有所聞,仍提醒需要上山工作的農友們小心注意。
恙蟲病的臨床表徵
恙蟲的體型非常小,很難用肉眼辨識,咬人時亦沒有任何感覺,加上潛伏期一到三個星期,許多染病者不容易在第一時間就發現被叮咬,也多半不記得被叮咬的確切時間與地點,直到出現如下的症狀,才發現已經染病。
恙蟲病主要臨床症狀為:
持續高燒39℃以上。
叮咬處近心端局部淋巴結發炎腫大疼痛(如手被咬,同側腋下淋巴結會腫大,腳被咬則腹股溝淋巴結會腫)。
焦痂(eschar):類似我們被蚊蟲叮咬後又抓破的傷口結痂,但是不會痛,約50-80%患者可在被恙蟲叮咬處發現焦痂的形成。
出疹:發燒第4-5天起,可能軀幹會出現紅色斑疹,繼而擴展至四肢及臉部,亦可能產生結膜炎。
如未適當治療,嚴重時會合併昏迷、肺炎、心肌炎、休克等現象。未治療之個案死亡率可能高達60%。
幸而恙蟲病對四環黴素類抗生素非常敏感,經投予適當的抗生素,死亡率可降至百分之一以下,所以患者的自我警覺和醫師的正確診斷非常重要,曾經感染過的人會產生免疫力,即使再次感染,其症狀也會很輕微。
恙蟲病的診斷治療
診斷恙蟲病並不難,難的是,臨床醫師必須要能警覺是這個病。
因為恙蟲病已經不常見,有時醫師會忽略這個疾病的可能,而未能正確診斷出,而無法正確投藥治療,所以農友如果在林野工作期間或之後無緣無故發高燒,就醫時,應跟醫師詳細描述工作史,最近幾周去過的地方,以免延誤診斷,以利醫師掌握症狀或透過抽血檢驗恙蟲病立克次體抗體,協助診斷。
治療方面,四環素(tetracycline)、偉霸黴素(doxycycline)或氯絲菌素(chloramphenicol)均可有效治療,持續的用藥,從投藥到退燒至少兩天。
如何「別來無恙」?
恙蟲喜歡濕熱、植被茂密的環境,以台灣的氣候與環境,全島、全年都可能被叮咬,東南部及離島的較少人跡的小山及丘陵地區為高危險地區,高峰期則為每年的五到十二月。
提醒農友,高峰期間如果必須到田野工作,要注意盡量不要在濃密草叢停留過久,自家田園雜草應定期清除乾淨,發現野鼠應加以捕殺,工作裝備最好穿著膠鞋(雨鞋)或其他長統鞋子、長衣長褲以減少身體暴露,暴露在外的皮膚,每隔三到四小時噴灑蚊蟲嫌避劑DEET(市售防蚊液大多含有這個成份),DEET對人體沒有毒性,但它的味道,會讓咬人、叮人的蟲類甚至螞蟥(台灣俗稱「蜈蜞」)自動閃避,不僅農友前往山林可隨身攜帶,一般民眾旅遊也可準備,此外,如果同一個山區的農友或附近農家有恙蟲病個案發生,可考慮諮詢家醫科醫師,評估是否口服偉霸黴素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