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肩關節脫臼可別隨意喬延誤就醫難免挨刀

佛教大林慈濟綜合醫院新聞參考資料︱2011/11/09


肩關節脫臼可別隨意喬延誤就醫難免挨刀

 

肩膀撞傷可別大意,如果延誤就醫,可能得開刀才能復原。一名68歲務農的阿伯,工作途中不慎跌倒,肩膀受到外力撞擊,導致肩關節脫位。一開始他找鄰近的「拳頭師傅」治療,但幾天後卻劇痛不堪,只好到醫院看診。由於延誤最佳治療時間,最後得靠手術治療。醫生強調,肩關節脫位最好的治療期是在三天內,超過越久就越難治癒。
 
肩關節脫位也就是俗稱的脫臼,分為前脫位和後脫位,這名病人是屬於後脫位,因此特別難發現。大林慈濟醫院骨科主任劉耿彰指出,後脫位比較少見,也沒有明顯的症狀。由於肩膀脫臼的位置在後,正面的X光片無法判斷,必須要靠側面的X光片才能確定。因此經驗較少的新進醫生或坊間的正骨師傅都很難發現。
 
肩關節脫位多發生於20至50歲的成年男性,常見於撞擊性運動或容易跌倒的活動,如籃球、排球等激烈運動,因為突然的外力衝擊,讓肱骨衝破薄弱的肩關節囊前壁而導致。劉耿彰醫生表示,除了先天性肩關節發育不良或缺陷,如果肩關節首次脫位處理不當,或關節周圍軟組織未修復好而過早活動,日後可能導致習慣性脫位,不可不注意。
 
一旦發生脫臼情況,患者會感覺肩關節疼痛劇烈,不能自由活動。頭部也會偏向傷側,受傷肩膀下垂無法活動,肩部也會失去原本的圓渾輪廓,肩峰突出且平直。此外,當患者的手肘緊貼胸前,手掌會無法搭上對側肩膀,或當手掌搭到對側肩部時,手肘會無法貼近胸部。
 
劉耿彰提醒,一般的脫臼都可以透過復位方法來治療,只要處理得當,就不需要開刀。有些人以為來看骨科一定要開刀,因此不願意來醫院治療,就找路邊的拳頭師傅去「喬喬ㄟ」。但其實是錯誤的觀念,雖然這些師傅都有學習復位手法,但由於沒有透過X光片作確認,很容易誤判,甚至越弄越嚴重,如果有脫臼的情況,還是要找有經驗的骨科醫生做詳細的檢查,才能對症下藥。
 
肩關節脫位並不可怕,越早治療,恢復效果越好。劉耿彰強調,最好能馬上送醫處理,超過一個禮拜後就很難透過復位方式治療,此時除了開刀別無他法。治療後也必須要避免過度活動,但在腫脹及疼痛減退時可以實行肩部功能鍛鍊,如左右開弓,可以防止肩筋攀縮,促使傷肢的功能及活動力逐漸復原,日後導致習慣性脫臼的機會也會降低。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