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十件在急診室需要知道的事

你越瞭解你在急診室所接受到的治療,越能得到更好的照顧:
 

1. 不是先來就會先被醫生診療

舉例來說,脾臟破掉是一個可能致死的狀況,那時所有人都必須放下手邊的事去搶救這病人的生命。即使那時你的腳趾斷掉了也真的很痛,但你不會因此而死掉。這就是為麼一樣來急診的病人,緊急的人會先被處理的原因 — 因為生死就在一線之間。你多等個幾分鐘,醫師也許就多救了一位病人的命。
 

2. 等待的時間可能會很久

急診醫師瞭解您在等待診療時的無奈,醫師也希望能儘量能趕快看到你。但現實是,急診總是在處理很大量病人,這個原因引起等待時間的顯著增加。

3. 你也許需要另一為專科醫師

有時急診醫師需會診另外的專科醫師。例如,一些病人需要外科醫師或是心臟科醫師。急診醫師會主動尋找他們來協助治療你。但並不每位病人都需要會診次專科醫師。

4. 在看急診前先做個計畫

在還沒看急診前,先擬好清單包含症狀描述及最近藥物的使用,對哪些藥物過敏,有哪些家族疾病史。也包含了之前看過哪些醫師,如心臟科醫師等。寫在紙上並放在皮包中。也許有時這些資訊會就了你一命。能提供給醫師的資訊越多越好。

5. 你不一定會拿到處方藥

你如果真的需要用到藥,醫生就會開給你—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藥物,(例如感冒不需要用抗生素) 如果離開時醫生有開藥給你,請照著服藥指示使用。如果需要長期使用止痛藥,記得和你的醫師討論。

6. 離開急診後的照護事項

當在急診時你就已經在往恢復的方向走,但是其他的照護依舊重要。當你離開急診前,急診醫師會告訴你你的診斷是什麼,治療的計畫,之後的回診治療。你可能會拿到一張紙記載著注意事項,關於藥物使用、活動限制、以及有哪些症狀出現時需要立即返診。如果你有其他問題,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就問醫生吧。記得醫生跟你說的指示。

7. 急診醫師是專科醫師

急診醫師是一門專業的醫學,在畢業後需要進階的訓練,目前在台灣需要四年在訓練時間。一位急診醫師需要有快速及有彈性的想法,而且被訓練來治療所有類型的成人及小兒急症,包含創傷、外科、心臟疾病、骨科甚至產科的問題。

8. 只有你真的需要的檢查才會被安排

在急診,急診室醫師只會安排需要的檢查。一些和急性問題無關的檢查並不需要。

9. 急診室不是用來做常規治療的地方

許多病人都跑到急診要求做大腸鏡或其他常規檢查。這不是急診該做的事—急診室用來做急性處置的地方。如果你需要類似的處理,那你應該回去找你本來的家庭醫師。

10. 照實說你為何來急診

你可以老實說你就是虛弱又頭暈,但可能有幾百種病與此相關。急診醫師需要的是一些更具體的資訊,例如”我爬樓梯的時候感到胸痛又頭暈”急診醫師藥幫助你,但是要先知道你到底是哪邊的問題。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