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登革熱是什麼

登革熱在臺灣早期又名斷骨熱、天狗熱,中醫稱為斑痧,自1779年中始有登革熱病例的描述,到1869 年方命名為登革熱(Denguefever)。

1906 年發現埃及斑蚊為媒介昆蟲,1907 年證實病原體是病毒,1911 至1931 年間陸續證實白線斑蚊亦是媒介昆蟲之一。
 

登革熱的主要症狀為發燒、頭痛、後眼窩痛、肌肉痛、關節痛、骨頭痛、出疹或噁心、嘔吐等,潛伏期約3‐8 天(最長可達14 天),在病人發病前1 天至發病後5 天的這段期間,稱為「可感染期」(或稱為「病毒血症期」),此時期感染者若被斑蚊叮咬,則此斑蚊將感染登革病毒,病毒在蚊體內經過8‐12 天的增殖後,此斑蚊便具有傳染力,當它再叮咬其他人時,即可將病毒傳播出去,被叮咬的感染者經3‐8 天潛伏期即會發病,故以指標病例發病日(第0 天)起算,次一波病例最快可能在第10 天(‐1+8+3)發病,最慢則在第31 天(5+12+14)發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