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不景氣裡,談時代情緒------憂鬱

時代在改變,同時也會出現相對應的時代情緒每個時代都有屬於那個時代的情緒

 

 

 近一世紀,人類經歷兩種主要時代情緒

 1920前半世紀,

前半世紀,人們努力於掙脫內在和外在的桎梏,舊有價值體系瓦解,必須面對未知的將來

   主要的時代情緒是焦慮,

   代表性的精神疾病是歇斯底里症(焦慮症)

 20後半及21世紀,

   後半世紀,民主、自由、求知…等價值觀已經穩定地建立,時代腳步加快,

   個人不斷地努力,快速地建立自我形象,雖然可以將自我或團體擴充到滿意

   的程度,但隨之而來的空虛、無助,似乎提醒自戀的人類一件事實:你永遠

   無法透過努力從無助之中解脫,不是繼續努力,變換滿意自我的方式,就只

   好感受憂鬱的啃蝕。我們活在這樣快速變動的時代。

   是一個無助、憂鬱的時代,

   代表性的精神疾病是憂鬱症、邊緣性人格疾患。 

 

每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最具代表性的精神疾病

1. 正如在佛洛伊德的時代,歇斯底里症反映了當時壓抑的歐洲文化,

2. 在今日,

 

同時,因為處於這時代的每一個人不得不竭力去嘗試適應千變萬化的新環境,而這外界環境帶給人們許多新奇的刺激與沈重的壓力所造成人們內在心靈的不平衡、激盪、緊張、焦慮與空虛感亦日漸增加。激變的社會環境卻使我們的心理上,與生活上不得不面臨著更多的挑戰,說我們對與不對,要求我們這個、那個,以及令我們失望、難過的人、事、物加多了,已由我們的家庭裡擴展到整個社會上。因此許多人的精神堪受不了,而產生了憂鬱症……等等精神疾病。

 

邊緣人格的日漸盛行,也反映出社會的某種病症:人們害怕孤單,卻又逃避親密;表面上暴躁易怒,內心卻敏感、軟弱而空虛。四分五裂的自我認同,使精神和情緒上的痛楚,比肉體的傷痕更灼烈`

 

 

 

 

-------------------------------------------------------------------------------------------------------

 WHO預估2020 年引起失能與早夭

   排名第二的疾病:憂鬱症

 新世紀三大疾病:癌症、愛滋病、憂鬱症

 異質性高,盛行率5%~20%

 一般終生盛行率約 15%,女性約為男性2

 

壓力失衡跡象

 精神不振

 功課、工作表現退步

 憂鬱、易怒、煩躁不安

 個性偏激,負向思考增多

 偏差或不尋常行為:物質濫用(酒、毒品),翹班或離家,逃學,打架,自傷

憂鬱症狀憂鬱情緒輕度憂鬱症重度憂鬱症

比如我們失戀、成績不如預期、在社團不受歡迎、對長相不滿意,我們開始貶低自己,覺得無能、無助,整個人提不起精神,雖然知道必須做些事來突破,可是變得被動、懶散、無法下決定,原本有興趣的活動和喜歡的東西都變得索然無味,更何況有壓力的工作及人際互動,根本不想上學或外出,整天胡思亂想,坐臥難安,無法真正休息或安眠。這就是所謂的憂鬱症狀。有時候過了幾天或一、二個禮拜,情況逐漸改善,我們又恢復信心,這種過程就是"憂鬱情緒",這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可能不必治療就會改善。可是有些人的憂鬱症狀無法改善,只是嚴重程度也沒有加重,一旦情緒低落就會持續數個月才能改善,情緒起伏維持好幾年,呈現慢性化的病情,這就是"輕度憂鬱症"必須接受精神科的治療。

  另外有些人則呈現加重的病情,不但工作、外出活動提不起勁,連吃飯、走路、洗澡也沒力氣,甚至自傷、哭泣都做不到,整個生長和營養的機能完全停頓,反而出現"罪惡妄想",覺得一切世間的不幸,都直接或間接地和自己有關,這就已經到達 "重度憂鬱症"的程度,一定要接受治療,甚至住院治療。

重度憂鬱症的診斷:

  至少兩週期間內,同時出現下列症狀五項(或五項以上)且合併功能障礙。

  下列兩項至少有一項 ( 1)憂鬱心情(2)失去興趣或喜樂。

  下列九項與上述兩項最少五項:

(1)憂鬱心情(終日、幾乎天天呈現憂鬱的表情,主觀地感受到悲傷、空虛、或客觀地呈現哭泣現象。(註:小孩或青少年可能以激動不安的情緒表現出來)。

    (2)很明顯地興趣或愉快感,消失活動量減少

(3)體重下降或增加,食慾減少或增加

(4) 幾乎每天失眠或嗜睡

(5) 幾乎整天激動或遲滯

(6) 幾乎每天疲累或失去活力

(7) 幾乎整天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8) 幾乎整天注意力減退

(9) 重覆地自殺意念計畫,或自殺企圖,或是有強烈的自殺行動計畫。

 

憂鬱症病因

 憂鬱症病因是複雜而多變,不是單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釋的,基本上可分二大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

 

 生物因素:大腦中的神經化學物質失去平衡。

 心理社會因素:向內的攻擊、依附關係的失落、負面思考模式、習得的無助,孩提時的創傷經驗、負面的生活事件、挫折的人際關係、環境中所發生足以影響個人的重大事件。 

 

治療

 藥物治療 、光照治療、電痙攣治療、心理治療等

 心理治療:個別、團體、配偶、家族等治療

 輕、中度的鬱症發作:心理治療可做第一線的單獨治療

 合併心理治療與藥物或其他治療:

重大社會心理因素人際問題人格違常 服藥順從性不佳 è會有較佳療效

 嚴重期因病人憂鬱症狀難以進行心理治療,故心理治療較著重於早期之預防復發追蹤復健之治療

 一般來說,重度憂鬱症最好從藥物治療開始,等到症狀減輕再合併心理治療。藥物可讓憂鬱症狀較快改善,心理治療則提供排除自我障礙的機會 

 

憂鬱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因為長期或復發的憂鬱症容易造成腦部的損傷恰當的治療80%以上可在三至八週內得到良好結果,停止治療時間也必須要由專業精神科醫師判斷。

 

採用抗憂鬱劑的治療時,並不是一、二天就可以看到效果,一般都需要二到四週才會出現實際的療效,是以在用藥期間,家人從旁的支持與協助是十分重要的。

 

憂鬱症的自我調適:

1. 維持活動:憂鬱時會不想活動,若是真正停下來,只會增加負面情緒,惡化心理健康。增加陽光曝曬(每日30分鐘)也可以改善憂鬱症狀。 

2. 適度降低期望:減少工作量、設定先後順序、捨棄較不重要的事。設法有人陪伴,減少獨處時間,延緩重大決定。體會正面、進步的感覺,避免負面思考,和願意協助的人討論憂鬱症。 

3. 避免飲酒及藥物濫用:酒精及鎮靜藥物只能暫時舒緩情緒,卻可能惡化憂鬱,導致依賴,在使用上一定要和醫師討論。 

憂鬱症的認知治療:

  學習辨識自己不自覺出現的念頭。不自覺出現的念頭—“我真是差勁,比我那個壞爸爸更差勁”。

  學習集中心力在證據上,以便有效地反駁不自覺出現的念頭—“我下午做了很多是還是受老闆的氣,雖然心情不好,我還是陪孩子玩了二個小時,我並不差勁”。

  學習以不同的解釋來看同樣行為,用這個解釋來反駁不自覺出現的念頭—“我和孩子在房間玩的時候都很好,是換到浴室玩才受傷,或許浴室並非一個好的遊戲場所,因為安全性不夠,而且浴室也不適合奔跑,或許我們下次可以玩丟水球或水槍,而不要奔跑”

  學習如何從沮喪的思考中走出來。不但學會控制想法的內容,也要學會何時去想它。學習質疑自己沮喪的假設。

非理性思考:

 我若犯錯將會遇到可怕的事情(怕犯錯而擔憂),做法只有”對””錯”兩種
 被人批評是很糟糕的(怕一敗塗地、怕受傷)
 必須時時受贊賞

  必須能力強,在別人看來遊刃有餘
 不該向上司挑戰
 周遭的環境必須符合公平正義
 必須時時控制全局
 必須善解人意,料事如神
 犯錯者必須受罰
 永遠處於最佳狀態
 個人價值全由工作表現決定

  

 

憂鬱的時刻令人不悅,似乎想急於逃開,往往卻更加深陷,就精神醫學中認知學派的研究,憂鬱的期間,很可能是我們重新面對”內在指控”的時刻,也就是我們重新整合自我的時刻。唯有完整性足夠的自我,才能耐得住任何時代情緒,嘗試在憂鬱期間體會逐漸整合內外的自我,不用完美來催逼自己,也算是不枉一場和憂鬱的邂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