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

作者: 
黃光永主任

定義

定義: 

 

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是一種特異性的發炎性肌肉病變,女性比男性多,比例約為2-3:1,好發於10-15歲及45-55歲。

症狀

症狀: 

 

 

病因

病因: 

此病主要以侵犯骨骼肌為主,但心臟、胃腸道、肺部和關節亦可能受侵犯。此病依其所合併的臨床、病理變化和發生年齡,可次分為多種,包括原發性、合併腫瘤、合併其它自體免疫疾病、發生於孩童....。詳細致病機轉不明,有些學者認為可能與環境及遺傳因素有關,就環境因素而言,因這類疾病多半發生在冬天(anti-SRP)和春天(antisynthetase)的季節,因此咸認與病毒或細菌感染有關,如picornavirus, coxackievirus 131, encephalomyocarditis virus-221A等。就遺傳的角度而言,由同卵雙胞胎和第一代親屬關係中皮肌炎/多發性肌炎的發生率調查顯示,遺傳基因可能扮演著一部分的角色。但此類病人常有自體抗體的出現,因此自體抗體可能在多發性肌炎的致病過程中扮演某種角色。

檢查與診斷

檢查與診斷: 

 

診斷條件
1) 對稱性肌肉無力
2) 肌肉切片
3) 血中肌肉酵素升高
4) 肌電圖檢查特殊的變化
5) 皮膚的表徵
皮肌炎的診斷需皮膚的表徵加上前四項準則其中三項,而多發性肌炎則需滿足前四項準則, 診斷內容詳述於下。
 
物理學檢查
通常波及橫紋肌,有時平滑肌和心肌亦可受累。任何部位肌肉皆可侵犯,但往往四肢肌肉首遭波及,肢體近端肌肉又比遠側的更易受損。肩胛帶和骨盆帶肌肉通常最早波及,上臂和股部肌群次之,其他部位肌群更次之。多發性肌炎臨床上的特點是對稱性的上下肢近端(即上臂和大腿處)會有肌肉無力的現象隨後有肌肉疼痛、按痛和運動痛,近端肢體無力造成病人梳頭髮手無法舉起來,坐在低矮的椅子上起不來,爬樓梯困難,甚至走路困難。無力一出現,經過幾週就達到最無力的程度。有一些病人頸部肌肉無力,難以維持頭部端正,致早上起床時頭無法抬高離開枕頭當咽、食道上部和齶部肌肉受累時可出現聲音嘶啞和吞嚥困難;當橫膈肌和肋間肌波及可發生氣喘和呼吸困難;心肌受波及可產生心臟衰竭,眼肌波及發生複視。病變肌肉質地可如正常或呈柔靭感,有時纖維變性後而發硬或堅實,可促使關節攣縮影響功能,亦有報導無痛性肌軟弱,在活動後加劇。病變肌肉上面的皮膚可增厚或呈水腫性。保有感覺功能,肌腱反射可能消失。病人的臨床表現因人而異,有些病人有急性的症狀產生,且病情進展迅速。但較典型的是病人在數月內慢慢發生全身無力、倦怠和體重減輕等症狀,少數病人則可能有自發性的緩解或病情惡化的現象。
皮肌炎則是病人除有肌肉病變外,尚有皮膚的表徵,包括在指甲周圍的皮膚﹑指節,手肘及膝蓋的伸側面Gottron rash、紅疹發生於臉上,在鼻子及臉頰呈蝴蝶狀的分佈,水腫及紅斑特別好發於眼瞼--向陽性皮疹(Heliotrope’s rash)、上胸部(V-sign )及背部(Shawl sign)是另一個紅斑好發部位、機工手(Mechanic’s hand)、指甲周圍有紅斑(Periungal erythema)、毛細血管擴張(dilated capillary loops)....。最初的表現常是皮膚及肌肉同時侵犯,紅疹可能比無力早幾個禮拜出現﹐但不會只有單獨無力。開始的紅色後來可能會被棕色的色素沈著所取代,皮下組織纖維化和皮膚變厚可能會造成硬皮的外觀。再後來,皮下組織及肌膜可能會鈣化(subcutaneous calcification),尤以幼年型皮肌炎常見皮膚表徵可能比肌肉的病變早或晚或同時出現。多發性肌炎或皮肌炎病人(尤其是後者)合併惡性腫瘤的機會比一般人高,在台灣最常見合併的腫瘤是鼻咽癌,其他如乳癌,腸胃道腫瘤,婦科腫瘤,肺癌,淋巴癌都有被可能。因此,對於此類病人應施行各種必要的檢查。近年來文獻中報告約有8%病例,只有皮疹,經長期追蹤亦未見肌肉病變稱皮膚型皮肌炎(Amyotrtophic dermatomyositis)。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的特點是血中肌肉酵素(GOT、CPK、LDH、Aldolase)會升高,特別是CPK,血清酶的增高常與本病肌肉病變的消長平行,可反映疾病的活動性,一般在肌力改善前3~4周降低,臨床復發前5~6周升高,可預測病情的惡化。
肌電圖檢查多少有特殊的變化, triad為1) increased insertional activity, fibrillations, and sharp positive waves, 2) spontaneous, bizarre, high-frequency discharges, 3) polyphasic motor-unit potentials of low amplitude and short duration。
心臟若受侵犯可能造成心律不整、心臟衰竭、心臟傳導障礙、心室肥厚、心包膜炎。約有一半的病人肺功能檢查有異常現象,部份病人可能有肺部纖維化或關節炎。
除此之外,一些血清中的抗體,對於診斷多發性肌炎/皮肌炎也有相當的幫助,Anti-Jo-1抗體,大約在20%的皮肌炎患者中可見到,這是一種抗細胞質中aminoacyl-tRNA synthetase的抗體中最常見的,而anti-Jo-1本身是一種抗histidyl-tRNA synthetase的抗體(其他如anti-PL-7、anti-PL12、amti-EJ、antiOJ等)。由於Anti-Jo-1基本上是一種抗細胞質內成分的抗體,很多anti-Jo-1抗體陽性的病人,血中ANA呈陰性反應。Anti-SRP (signal recogniton particle) 抗體陽性的病人,一般肌肉發炎反應發展得快且嚴重,且一般較易有嚴重的心臟合併症,其預後最差(5年30%)。Anti-Mi-2是一種抗核抗體,在5~10%的病人中可以見到,且與皮肌炎的皮膚表徵有密切的關係。Anti-PM-Scl抗體陽性的病人會合併有硬皮症的表徵。預後最好的是合併Anti-Mi-2 (5年95%)或Anti-PM-Scl (5年95%)抗體存在的病人。
直接免疫螢光法測定病變肌肉中微血管壁特別是兒童病例顯示有IgG、IgM和補體沉積,但在病變皮膚真皮表皮交界處可見局部性Ig和C沉積。但無連續性沉積,與SLE不同。
 
病理變化
目前認為皮肌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但目前尚無一致的証據顯示有抗體或淋巴球攻擊肌肉的組成成份。鑒於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增高,肌肉切片標本示微小血管內有IgG、IgM和C3以及補體複合物C56-C9沉積,沈著的程度似與疾病活動性相關。Arahata和Engel證實在皮肌炎的炎症性病灶中有B細胞的顯著增多,提示局部「體液免疫」的增強。但亦有學者認為這些抗體的沉積是肌肉損傷的後果而非其原因。皮膚及肌肉的急性變化﹕包括退化﹑再生﹑水腫及淋巴球浸潤﹐發炎細胞位在小血管周圍或肌肉束的周邊﹐而不在肌肉纖維本身。肌肉的退化及再生發生在多處﹐以肌肉束的周邊最明顯﹐稱為perifascicular atrophy。
 而多發性肌炎則被認為是「細胞免疫」造成, 肌肉的退化及再生發生在多處﹐以肌肉纖維本身(endomysial infiltration)最明顯,且病人肌肉中的浸潤T淋巴球比B淋巴球多,以CD8+T淋巴球為主, 而皮肌炎以CD4+T淋巴球和B淋巴球為主。

治療

治療: 

治療

第一線的療法是類固醇prednisolone, 教科書提到可以給一天1-1.5mg/kg/day,須持續至症狀有進步(包括肌肉力量改善及血中肌肉酵素正常)才可逐漸減低劑量。但是現在有很多醫師一開始就合併免疫抑制劑如MTX, azathioprine,可以避免長期使用高劑量的類固醇,並且使疾病得到比較好的控制。若用類固醇療效不佳,可考慮併用各種免疫抑制劑如azathioprine, methotrexate, cyclosporine, cellcecpt。若併發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則要考慮給予 cyclophosphamideHydroxychloroquine可用於治療皮膚紅疹。急性期也可給3天大劑量甲基類固醇(methylprednisolone),每天可高達15mg/kg/mg (750-1000mg/day)。嚴重的病人,也可嘗試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或使用血漿置換術(plasmapheresis)
此外物理療法,在急性期嚴重炎症時進行被動運動防止軟攣縮,每日二次,不鼓勵主動運動;在恢復期鼓勵進行速度緩慢主動運動。其他可酌情採用按摩、推拿水療,透熱電療等以防止肌肉萎縮和攣縮。對功能消失患者進行康復治療訓練。
 
臨床處方
已知是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的患住院至少要檢測CK, LDH, GOT, CPT, CBC, CRP, ESR, anti-Jo1, Cre, TSH,如果是要住院檢查確認的,至少加測ANA, RF, C3, C4, IgG。有時GOT,GPTLDH高是因為肌肉破壞之故。另一方面,要排NCV+EMG,小心看Chest X-ray,如果片子上有懷疑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或臨床上會乾咳或容易喘的話,要排HRCT,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with DLCO, cardiac echo。新診斷是多發性肌炎和皮肌炎,尤其是後者,一定要做腫瘤的篩檢,如會診ENT, GYN,做乳房檢查,,有腸胃道症狀者,排腹部超音波,大腸鏡及胃鏡,測LDH, PSA,身上有淋巴節要做切片。處方上可以先給solumedrol 20mg q12h, MTX 3# qw, folic acid 6# qw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