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職場的壓力調適談EQ

作者: 
董俊良主任醫師

 

大家都知道在美食烹調中,鹽可以用來調味,如果在某一道菜餚中加一匙,可以令它變得美味,那如果加入一包呢?我想很多人會皺起眉頭來,並在心中暗想「這未免也太鹹了吧!」是的,就如同鹽一般,壓力也是一樣,適當的壓力可以讓人進步,但過量的壓力就不是這麼的讓人喜歡了,也可以說壓力壓力壓垮免疫。然而壓力其實也就是情緒感應的一種,而情緒的功能從長遠的進化來看情緒其實會是人類的最佳武器,任何一種情緒都是促使我們採取某種行動力的驅力。
那情緒是由何而來的呢?其實人的情緒是人針對當下的情境所産生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會在意識與潛意識中被解讀。為何這麼說?因為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看,人的意識是分成意識和潛意識兩種,簡單的說就是分成你清楚知道的和其實它存在,可你卻沒有感覺到。也可以說意識是人的想法或欲望,並且符合當時的社會情境的規範的意念,而潛意識則是單純的人的想法或欲望,但因為某些原因而不能將之呈現出來。而這也是人之異於禽獸者的地方,人是會去選擇是否適合將自己的想法在當下呈現出來,而禽獸則是單純的依本能行事。
這種差異其實是在腦的演化過程中逐漸的發展出來的,首先是腦幹(也就是所謂爬蟲類的腦),是身體各部位神經將訊息經由脊髓通往腦部的門戶。它負責掌管呼吸、心跳、睡眠等基本的生命活動,生存的主要依據。再來的發展是邊緣系統(哺乳類的腦),這在演化上算是大腦皮質的前輩,也是較原始的腦部系統,主要與學習、記憶、情緒、動機等功能有關,他有兩個要角,海馬回及杏仁核,一個是客觀事實的情境記憶,一個則為它添加情境含義,也就是說海馬回幫你認出某個遠房親戚的臉,杏仁核則提醒你這是個討厭的傢伙。最後發展出來的是新皮質(也可說是人類的腦),而這裡正是人類獨有的心智能力之所在,與人類社會行為的規範有關。
如果我們再進一步探究情緒的本質,可以發現他是一種快捷但草率的反應,而我們常感受到的焦慮的衝動反應,是源自杏仁核緩衝裝置。而位於額頭後面之前額葉是感覺將我們帶到一個正確的方向,而後純粹的邏輯才能做最佳的發揮,因為理性推斷不只涉及思考中樞,也涉及情緒中樞,所以我們也可以這麼說聰明≠智慧,IQ≠EQ,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一個笨蛋十五年後會變成什麼?」,根據研究指出最高層級的領導力約有80-100%和EQ有關,且一個人能被聘為執行長通常是因為具備高智能及專業能力,會被炒魷魚則多因EQ不足,由此可知,我們要獲得好工作需具備高的智能及專業能力,但如要長久的保住一份好工作,則是需要高的EQ,也就是所謂的人際智能要好。
那人際智能可以幫助我們什麼呢?他可以讓我們知己知彼,也可以讓我們找對結婚對象或找到適合我們的好工作,而他在根本上是一種直覺的常識,也是一種情緒,所以情緒也可能是聰明的。學者沙洛維為EQ下了基本的定義:
‧1.認識自身的情緒
‧2.妥善管理情緒
‧3.自我激勵
‧4.認知他人的情緒
‧5.人際關係的管理
而且西方的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名言“認識自己”所指的便是在激昂的當下掌握自己的情感,間時知覺吾人之情緒及對這情緒之看法,也就是在說人際智能的重要。
但是如果你想要學好情緒控制,想要有好的EQ,你應該要學著掌握同理心,也就是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掌握他人的情感必先具備兩項技術自我掌握及同理心,而人際技巧便是以此為基礎慢性培養起來,這也是佛洛伊德為何會說一個真正成熟的人必需具備愛和工作的能力的原因。而且如果你可以較好的掌握EQ的運用,那麼你會成為一個健康的個人,且會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同時也會是一個稱職而快樂的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