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認識蠶豆症

發佈時間: 
Fri, 2011/03/18
作者: 
大林慈濟護理部

一、 何謂蠶豆症(G-6-PD)缺乏症?

  1. G-6-PD缺乏症全名稱為「葡萄糖六磷酸脫氫脢缺乏症」,俗稱為「蠶豆症」,為台灣地區最常見的先天性代謝疾病,平均每一百個新生兒中,就有三個病例,其中男性發生率比女性高。尤其常見於客家人,屬先天性性聯遺傳,常見以2歲以下最多。
  2. 葡萄糖六磷酸脫氫脢(即G-6-PD)是一種酵素,它在人體內協助葡萄糖進行新陳代謝,而在此過程中產生一種保護紅血球的物質,以對抗某些特別的氧化物;患此症的小孩;因缺乏這種酵素,使紅血球容易受到某些特定物質的破壞而產生溶血,如程度嚴重即發生急性溶血性貧血。

二、 G-6-PD缺乏症發病時有哪些症狀 :

當某些特定的氧化物質侵入身體後若血球被破壞,即會產生溶血現象,此時患兒會出現臉色蒼黃、疲累、食慾差、黃疸(眼白及皮膚均變黃),茶色尿(尿色較深,如茶般)。嚴重時,可能會昏迷,甚至有生命危險。患此症的小孩,在新生兒時期比正常新生兒容易出現較嚴重的新生兒黃疸症。
當小孩出現以上症狀時,要儘快帶小孩至醫院,同時最好能隨身攜帶G-6-PD缺乏症備忘卡,才有助於迅速而正確的診斷與治療。

三、 如果有溶血嚴重時,患孩需接受哪些治療 :

若是新生兒黃疸程度不高,照光治療即可,黃疸嚴重者,必要時醫師會採取換血,兒童的急性溶血有時會需要輸血;若及早發現且治療得當則可在2-3天內即恢復健康,急性溶血性貧血早期治療很少有後遺症。

四、護理措施 :

  1. 不隨意服藥,所有藥物均需要經由醫師處方。
  2. 避免吃蠶豆或其製品(如蠶豆酥)。
  3. 衣櫥及廁所不可以放荼丸(臭丸)。
  4. 不要使用龍膽紫(紫藥水) 。
  5. 假若發現有黃疸或貧血(臉色蒼白)或尿液呈現暗紅色或茶色現象,速帶往醫院診治。
  6. 看病時,應主動告訴醫護人員小孩患有此症,並出示G-6-PD缺乏症備忘卡。
  7. 避免使用抗瘧疾藥、Aspirin。

五、 預後 :

由於這種先天代謝的疾病是染色體基因異常,致紅血球內G-6-PD缺乏所致,至今還無法使用藥物治療,此症雖為一種遺傳性疾病,但只要平日多加注意,則小孩亦可完全正常的長大。

六. 罹病率 :

由圖顯示,男性患孩若與正常女孩結婚,則其下一代的男孩均正常,女孩則均為帶因者,女性帶因者若與正常男性結婚,則下一代的男孩有一半的機率罹患此病,女孩則帶有一半的機率帶因。

性 聯 遺 傳 疾 病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