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中醫內科

異位性皮膚炎

作者: 
阮膺旭 醫師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患者除了反覆皮膚發炎、搔癢,不斷搔抓,造成破皮,使得剛要改善的皮膚組織又被破壞,形成惡性循環,造成生活上的困擾。

  同時,由於乾燥發炎的緣故,病人通常可能合併有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其他過敏疾病。

  造成異位性皮膚炎的原因不明,可能與遺傳、過敏性體質有關,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減少搔癢不適;另外,合併使用外用藥物,包括類固醇藥膏、免疫抑制劑,都可以治療病灶;針對較嚴重的患者,一般都以短期口服類固醇,或紫外線照光治療等。

  異位性皮膚炎在中醫亦稱為「四彎風」、「浸淫瘡」、「血風瘡」,主要是由正氣不足、濕邪留滯所引起,屬「本虛標實」的問題,因多數與脾、肺、腎等三臟有關,治療時,也多由此下手,一方面增強脾胃功能,同時去水利濕,另一方面強化腎氣,提升身體機能,同時佐以清熱袪邪,減緩發炎症狀。

  急性期治療常使用清熱解毒、袪風止癢的方藥來改善發炎症狀,對慢性久久不癒者除清熱除濕藥物治標外,更強調健脾除濕、養血潤燥治本,以減少發作機會。

  此外,配合使用具殺菌、抗過敏的中藥浸泡,對改善病情更有效,如大黃、苦參、黃芩、黃柏等。

  不停搔抓,會使得表皮病菌更容易侵入皮膚內,往往是病情嚴重且不易痊癒的原因,中醫治療著重先止癢,再慢慢改變體質。

什麼是痤瘡?

作者: 
葉明憲 醫師

什麼是痤瘡

痤瘡--俗稱「青春痘」是一種慢性毛囊皮脂腺發炎的皮膚病,因常發生在年輕人身上而得名,但事實上痤瘡並無年齡及性別的限制,任何年齡都可發生。

常見症狀

可在臉、前胸、後背的皮膚看到粉刺、丘疹、膿皰、囊腫等。如果沒有適當的治療處理,或自行擠壓造成感染,常會留下明顯的色素沉著、凹洞疤痕及疙瘩。

失眠的中醫治療

作者: 
陳柏全 醫師

「睡不著的你,其實並不孤獨」,這句話大概是所有失眠專書的常用詞,據估計,台灣15歲以上失眠的人口大概有2-3 成,保守估計也在2百萬人以上。睡眠不足會造成諸多不良的影響,如容易出現頭暈、頭痛、胃痛、關節酸痛、情緒差,警覺性及思考力變差,容易發生意外,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及肥胖症的危險等不良反應,據估計,美國每年因失眠所造成的經濟損失超過1千億美金。

怎樣才算失眠? 一般是指入睡與維持睡眠困難或睡眠無法有效恢復體力,持續至少一個月,導致社會功能、工作或其他重要領域功能的減低或喪失。而影響失眠的因素很多,如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心臟衰竭、甲狀腺疾病、糖尿病、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關節炎等)、憂鬱症、焦慮症、睡眠呼吸中止症、藥物(如利尿劑、部分抗憂鬱藥、類固醇、茶鹼、支氣管擴張劑等)、興奮劑、毒品副作用等等。

肝硬化的中醫藥治療

作者: 
陳柏全 主任

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由病毒性B及C 型肝炎、酒精性肝炎、免疫性肝病、藥物毒副作用等疾患,所引起的慢性進行性、瀰漫性肝臟疾病,其中以病毒性肝炎及酒精性肝炎較常見。臨床上早期可無症狀,後期可出現肝功能減退、脾腫大、食道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腹水、腹膜炎、肝昏迷、肝腎症候群等併發症。早先認為肝硬化是無法逆轉的,但研究顯示,肝硬化的肝內異常增生的結締組織仍可被降解和重吸收,即使是嚴重的肝硬化。

肝硬化屬於中醫辨證之“臌脹”範疇,屬於中醫“風、勞、臌、膈”四大頑證之一,以本虛標實,虛實交錯為特點,為臨床難醫之疾,治療十分棘手。西藥治療以護肝、對症治療為主;經由大量的實驗研究及臨床經驗證明中醫藥治療肝硬化確有療效,不僅可以改善臨床症狀,而且可以獲得病理上肝纖維化的逆轉。近年來文獻報導具有抗肝纖維化功效的藥物,單味藥有丹參、桃仁、當歸、冬蟲夏草、黃耆、柴胡、薑黃、鬱金、三七以及漢防己甲素、桃仁提取物、葫蘆素B、齊墩果酸、甘草皂?、甘草次酸、蒼朮酮、苦參鹼等等;複方有血府逐瘀湯、膈下逐瘀湯、桂枝茯苓丸、補陽還五湯、大柴胡湯、小柴胡湯……等等;大陸中成藥有扶正化瘀方(上海中藥大學)、複方861(北京友誼醫院)、複方鱉甲軟肝片(北京302醫院) 、強肝膠囊(山西省中醫研究所)、肝纖寧顆粒(湖南中醫學院)、軟堅糖漿(湖北中醫學院)、軟肝顆粒(深圳市中醫院)等等。

腸病毒的中醫藥預防與治療

作者: 
陳柏全 醫師

腸病毒(enterovirus) 是一群特定病毒的泛稱。其中包含了近七十種的血清型,包括了小兒麻痺病毒 (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68-71型,常感染人類的大約有十幾種之多。腸病毒的流行季是夏季及初秋,在台灣以六月及九月為發病的兩個高峰期。以接觸或飛沫型傳染,受感染者的痰液、飛沫、唾液、鼻涕、及糞便中都可見腸病毒的存在。而且從發病前的二、三天到發病後的1-2週內都俱有頗強的傳染力。腸病毒感染多發生於10歲以下的孩童,尤其是以5歲以下的小兒為主。

大部份患者在被感染後,症狀輕微,甚至無任何不適。少部份的被感染者在3-5天的潛伏期之後會開始出現發燒、出疹、及口腔粘膜的潰瘍的症狀。可能伴有輕微咳嗽、流鼻涕之類的感冒症狀。

腸病毒在臨床上,常為大家所注意的有?疹性咽唊炎及手足口病這兩者。?疹性咽唊炎(herpsangina)的主要症狀是發燒及口腔粘膜潰瘍。潰瘍主要分佈在口咽部。這些潰瘍通常會很痛,痛到小孩子不敢吃東西。甚至連口水都不敢吞,而一直流口水。初發病的前2-3天,患兒雖然很痛苦,但病情通常會在3-7天內結束,而且大多數的患者不會留下後遺症。

訂閱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