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B型肝炎是因為B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肝細胞發炎。
其他的肝炎包括
A型肝炎
C型肝炎
D型肝炎
自體免疫肝炎
慢性肝炎
藥物引起的肝炎
原因,發生率,危險因子
B型肝炎存在血液,體液內,可經由下列方式感染。
輸血
接觸到血液
刺青,穿耳洞等,使用不乾淨的針頭
共用刮鬍刀,牙刷
不安全的性行為
若是媽媽有B型肝炎,嬰兒可能會在分娩時感染。
變成慢性感染的風險,決定於您受到感染時的年齡與身體健康狀況。大部份的嬰兒與一
半左右的兒童感染B型肝炎的話,會變成慢性肝炎。成人受到感染的話,只有少數會變成慢
性肝炎。
大部分B型肝炎所造成的破壞是因為身體對於感染的反應所引起的。當身體的免疫反應偵測
到感染時,會產生特殊的免疫細胞來對抗病毒。但是這種免疫細胞會造成肝臟發炎,當肝臟
發炎時,會干擾肝臟排除膽紅素 (這是紅血球被分解後的產物) 的能力。因此會造成黃疸 (皮
膚或眼睛變黃) 以及尿顏色變深。
症狀
感染後,大約1到6個月左右會產生急性肝炎的症狀。早期的症狀包括:
食慾變差
疲勞
稍微發燒
肌肉關節疼痛
噁心嘔吐
黃疸,皮膚變黃與尿顏色變深
徵兆與檢查
B型肝炎抗體檢查
肝功能檢查
凝血功能檢查 (在嚴重的肝疾病,肝衰竭時,凝血功能會變差)
白蛋白 (可能會變低)
可考慮肝切片
治療
急性肝炎需要好好的監測肝功能。少數的急性肝炎患者會轉變成肝臟衰竭。嚴重的患者需要
在加護病房治療,直到情況穩定或是等到換肝。肝衰竭時,唯一的治療方法是肝臟移植。
肝臟受傷後,肝臟不容易分解蛋白質,會造成肝腦病變,肝昏迷。因此患者要嚴格控制蛋白
質的攝取,有時需要使用藥物來減少腸道內的細菌產生蛋白質。
慢性肝炎患者需要使用藥物來控制感染,並減少發炎及其他症狀。
肝臟移植是治療末期的肝臟疾病 (肝衰竭)。
預後
急性期通常在2至3週便會恢復,肝臟通常在4個月左右恢復正常功能。但有些患者會變成慢
性肝炎。
併發症
若有B型肝炎感染,則比一般人有更高的機會產生肝癌。
其他的併發症包括:
慢性肝炎
肝硬化,及肝硬化併發症 (肝昏迷,意識不清,吐血)。
拜訪我們
若是您有B型肝炎的症狀,或是2至3週後B型肝炎的症狀並沒有消退,或是產生新的症狀,請
與您的醫師聯絡。
預防
避免接觸到血液製品,醫護人員在處理血液與體液時要小心防護。
避免刺青,穿耳洞,不要注射藥物與毒品。
安全的性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