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

作者: 
楊昌蓁

定義

定義: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是指股骨頭細胞失養壞死,因而軟化塌陷,造成整個髖關節破壞的一種疾病。是台灣地區青壯年最常見的髖關節疾病,男女的比例約是四比一,50%以上股骨頭壞死好發於三十到五十歲之間,90%的病患最終則發展至關節受損而需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

症狀

症狀: 

 
症狀與診斷

 
   在股骨頭壞死的初期最常見為髖部深部輕度疼痛,常見於腹股溝區域或臀後側。有時疼痛並不在髖部,而放射至大腿內側或膝部,這樣的疼痛一般不會放射至膝蓋以下小腿的部份。疼痛會因為行走,負重而加劇,患者多半沒有明顯的扭傷病史,但劇烈疼可以使患者跛行。有時骨內壓因壞死急遽升高,會產生持續的劇痛,即便在無負重狀態下,也能感覺髖關節內刺痛。

病因

病因: 

 

股骨頭壞死主要是由於股骨頭的供血不足或中斷引起的病變。由於股骨頭的血液主要僅靠旋股內外側動脈供應,因此股骨頭或股骨頸的損傷比起身體其它部位更容易受到血液供應不足的影響。一但骨細胞因為失養而死亡,會失去原有的結構及支撐力量,而在其負重部位產生塌陷,使股骨頭逐漸變形,髖關節持續發炎,最後導致整個髖關節的退行性病變(secondary arthritis)。
 
成人股骨頭壞死一般分為三大原因:
 
(1)外傷性(traumatic):此為最常見的病因,多由於經歷股骨頸骨折或髖關節脫臼後造成血管破壞而形成。
(2)非外傷性(non-traumatic):最常被提及的為類固醇的使用、酗酒、血紅素病變與減壓症(潛水夫病)。其中大部份由於酗酒與類固醇的使用所引發;其機轉並不十分明確,但多數的研究相信為脂肪細胞肥大增生使得骨髓內壓增高,從而造成血管崩塌及骨細胞失養造成。
其它因素如血脂的升高(hyperlipidemia),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或因血液凝固性改變,使得血管堵塞或脂肪栓塞,造成骨壞死。
類固醇的使用是股骨頭壞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約佔20%~30%,即使只是短期的大量投予,亦易造成股骨頭壞死。類固醇的使用會造成股骨修復能力降低,因此類固醇使用造成的股骨頭壞死預後最為不好,一旦發現,常常是多處骨骼都被涵蓋,且幾乎100%皆為雙側性。
 
  其他可能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相關疾病相當多,如庫興氏症候群(Cushing syndrome)、高雪氏症 ( Gauchers disease)、胰臟炎、脂肪或血醣代謝異常、血液凝集疾病如鐮刀型貧血症sickle cell anemia)等。(
 
(3)原發性因素(idiopathic):約有10-15%的病人,沒有明顯的創傷,也沒有相關的疾病會導致此病,目前研究則傾向與遺傳有關。

檢查與診斷

檢查與診斷: 

 疾病早期的X光片多無異常發現。若理學檢查或症狀懷疑有股骨頭壞死,則可以核子醫學骨掃描(Bone Scan)或磁振造影(MRI)作進一步檢查。

影像(X光片,骨掃描,磁振造影)是診斷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重要依據,也是此一疾病分期與治療的重要依據,早在1973年Marcus首先根據病情變化,由輕到重提出股骨頭壞死的影像學分期方法。在此基礎上後來出現多種分期,

治療

治療: 

  治療 :

 
(一)拐杖
 
   早期的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並沒有塌陷的現象,經藥物治療或手術後,因壞死處的支撐力受損,骨質修復需仍需時間,因此需要用拐杖來減輕股骨頭的承重,。
 
(二)藥物治療:
 
由於早期診斷不易,對於股骨頭壞死的藥物治療的文獻也相當有限。在疾病初期
 
主要以疼痛緩解,避免進一步塌陷為主要目標。
   口服雙磷酸鹽類藥物如Alendronate為目前最廣汎使用與研究的藥物,它原
本是用於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用於治療非創傷性股骨頭壞死,可在疾病初期有效減緩惡化及塌陷,以避免後續的手術治療。唯在大型的研究及長期的追蹤中,仍無法證實使用alendronate可避免最終的手術治療,其使用仍具爭議,且目前健保規範中,並未將其納入對本病的治療。
 
(三)手術
 
疾病早期(第一、二期)的手術治療可用中心減壓術(Core decompression),也就是鑽孔至壞死區域,把壞死的骨質取出,或補入新的骨頭,甚至移植帶血管的髂骨塊,或帶血管的腓骨,放到股骨頭內,以增加血液循環。
 
   然而一旦股骨頭出現塌陷後,無論手術如何矯正皆無法恢復正常,將演變為持續的關節炎,因此只能施以人工關節置換,按其受損情形置換股骨頭或做全髖關節置換。

 

衛教資訊

衛教資訊: 

 

Share th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