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本科簡介

 

癌症醫療在全世界醫療先進國家急速的發展中, 建立並宣導正確的癌症治療觀念,遂成為提升國內癌症治癒率的重要課題。

血液腫瘤內科是負責血液疾病與良性或是惡性腫瘤疾病的診斷與治療,對於各種血液疾病與惡性腫瘤的診斷,除了一般血液常規檢查之外,也能實施下列各種檢查,諸如:骨髓針吸及切片、骨髓特殊染色、流體細胞儀試驗、淋巴及腫瘤針吸細胞學診斷、甚至基因分析檢查,以達到正確迅速的診斷。

近幾年來,抗癌藥不斷推陳出新。這些新開發藥物的共同特點,都是副作用(諸如:噁心、嘔吐、口腔炎及骨髓抑制)少,病患接受性大,並且療效較好,像陳先生在過去被認為只有半年之存活期,但經治療後,經三年多仍有不錯之情形。病患接受治療期間,並不會有很大的不舒服;而在治療後,因為腫瘤細胞減少及縮小,對於因癌症引起的不舒服症狀(如骨轉移引起的疼痛,肺轉移呼吸不適,或肝轉移引起之黃疸等),也會有極大的改善,進而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劑量。有些化學治療不必住院,只需每週定期回診接受針劑治療即可。對於病患的生活作息,能有進一步的方便!此外,有些專門針對化療引起的副作用的藥物(如新型止吐藥物,及升血球激素)的發現,更是為癌症接受化學治療病人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此外更有一些新型的治癌藥物是以單株抗體、細胞素,癌細胞生長受體抑制劑或是血管形成抑制劑的機轉來控制癌症,這些藥物的治癌機轉都不是傳統的化學治療控制癌症的作用方式。

新的癌症治療觀念是以合併多科多樣式治療(multi-modality treatment),亦即配合外科開刀腫瘤切除、放射線療法,加上全身性化學治療的配合,這樣才能對病患的存活率及生活品質做最好的提升。對於合併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或是開刀前後的輔佐性化學治療的觀念,已經普遍被多數醫師接受。像是頭頸部惡性腫瘤,新的觀念認為合併化療及電療可以增加部分的局部控制率;此外像是某些乳癌及大腸癌的病患,在開刀後施以輔佐性化療可以減低復發率。

在台灣,癌症已佔死亡率最高之疾病多年。根據過去的報告,傳統化學藥物對肺癌(尤其是較常見的非小細胞肺癌)之治療效果不佳,而對於某些難治性的癌症(如口腔癌或是其他癌症),也陸續有新的藥物出現 。這幾年對這些多處轉移的癌病患施行新的、高療效的化學治療藥物的經驗顯示,不僅這些病患較少因過度的藥物副作用而停止治療,部分接受治療的病患,亦能夠有較長的存活時間;而這些的病患,由於腫瘤獲得控制,因腫瘤引起的不舒適會減至最低,所以生活品質也比較好。這樣的數據顯示,新的治療藥物的確能提供病患另一個機會。即使是無法開刀治癒的癌症,亦能有一搏的機會。
 

目前標靶藥物治療,免疫癌症治療,對於症症治療,更是這幾年的一大利器. 

當各位有貧血、血小板過多或過少、白血球過多或過少,皮膚易出現瘀斑、牙齦易出血,或傷口流血不易止住時,可以到血液腫瘤內科內科接受檢查與治療。若不幸得到癌症,本科亦給予病患最佳治療計畫規劃及 治療。